“高价彩礼其实并不是中国传统婚礼的内容,‘礼’讲究的是俭朴,中国传统婚礼的要义是‘合二姓以嘉姻,敦百年之静好’。高价彩礼是一种陋俗,也是对人的不尊重,这是和传统婚礼的内涵相违背的。”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彭林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说道。
近日发布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,扎实开展高价彩礼、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。新京报记者采访黑龙江、山东、浙江等地居民时发现,民间彩礼城乡差异较大,个别地区有“万紫千红一片绿”“三斤三两”的说法。专家认为,要解决高价彩礼问题,需要普及现代婚姻教育理念,提倡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,并提升乡村经济和文化建设水平,缩小城乡差距。
山东南部某地彩礼。受访者供图
彩礼现象城乡差异明显
在山东南部等地区流传“万紫千红一片绿”“三斤三两”的说法。“万紫千红一片绿”是指1万张5元钞票,加1000张百元钞票,再加一张50元的钞票,“三斤三两”是指三斤三两的100元大钞。
1996年出生的小刘是山东南部某县人,他在2021年订婚,给女方带了18.8万元现金,另外附送了三件黄金首饰和一件钻石戒指,共计花费24万元。而他在当地一家企业上班,一个月的工资是3000元。“这还不算买房,我们这儿的房子一平方米是五六千元,一般一套房在五六十万元。”他说。
与小刘同城的蒋先生在2022年冬天订婚,他告诉记者,该地彩礼普遍在20万元左右,如果谁家的彩礼比较少,会显得寒碜。当然,对大部分家庭来说,彩礼并不是留给女方家里,而是用于帮扶新婚夫妇的新家庭建设。
位于山东中部的泰安肥城,在2022年入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名单。有当地居民告诉记者,肥城民间彩礼不算高,一般是3.18万元,寓意“三家一起发”,也有人家的彩礼只需1.01万元,寓意“万里挑一”。
辽宁沈阳、大连多位当地常住居民说,当地彩礼观念不重,两个家庭可以商量着来,“其实象征性给个万儿八千的,都能过得去,没谁强调一定要给多少钱。”但在辽宁西部某县,有当地人称,彩礼是普遍存在的,一般在十万元到三十万元之间。
新京报记者采访西北、华东、华南等地居民时发现,彩礼观念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存在感较低,而在乡村地区存在感较重。浙江宁波王女士告诉记者,宁波市区彩礼观念不重,很多家庭认为没有彩礼也无所谓,但在一些乡镇,彩礼是存在的,“根据家庭情况,有的十几万,有的几十万,甚至上百万都有可能”。
网友评论